郭正富,再次成為彭陽當地的話題人物,這次是因為這個種蘑菇致富的大學生娶了一位在縣政府上班的國家公務員。
  湘潭大學畢業的郭正富,考公務員落榜後,回到老家種起了蘑菇。去年,本報刊出報道《我要用知識回報這方土地》,報道了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大學生創業者郭正富扎根農村種蘑菇的事跡,引起了許多青年的關註。
  一年過去了,郭正富發展的境況如何?又有什麼新的創業打算?近日,本報記者再次來到彭陽縣長城塬創業園,探訪郭正富和他的蘑菇事業。
  正值周末,這個80後年輕人還是天一亮就來到自己的蘑菇車間,仔細查看新一茬兒蘑菇的生長情況。
  “幾乎沒有周末,現在正是出產蘑菇的時候,要盯緊嘍。”郭正富說。
  “銷量怎麼樣?”記者問。
  “只要品質好,產品供不應求。”
  談及這一年的奮鬥故事,不善言談的郭正福立馬來了精神。自去年開始創業種蘑菇以來,由於技術過硬,出產的蘑菇品質好,銷量很好,走進了銀川、固原及西安等周邊城市,全年賣掉了2000多噸。今年為了進一步擴大生產能力,他依托當地資源,發揮科技優勢,還使蘑菇生產車間走出工廠,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在彭陽農村,長期以來農民大多都住窯洞。近年來,隨著人居條件改善,相當一部分農民搬出窯洞,住進寬敞明亮的磚瓦房。如此,山區農村有一大批閑置的窯洞。
  “保溫、保濕性能好。”世代居住在窯洞,郭正富熟悉窯洞冬暖夏涼,保溫性好的特點。去年,在山東考察學習期間,他發現當地有人利用廢棄窯洞種蘑菇。郭正富當即想到家鄉大山裡閑置的窯洞。他學習相關技術,回到彭陽立即開始窯洞種蘑菇的實驗。經過多次嘗試,窯洞種蘑菇試驗成功,郭正富隨即將自己掌握的技術傳授給了合作社的農民。
  如今,在彭陽農村,不斷有農民在自家廢棄的窯洞種上蘑菇,由於無需用電,成本比工廠化生產低,窯洞種蘑菇在當地成為一種新時尚。在蘑菇種植合作社,農戶只需種蘑菇,長大後採摘下來由郭正富收購;郭正富將其投入自己的營銷渠道,轉手成批量外銷出去,一斤能賺幾角錢。就這樣,郭正富提供技術支持和銷售渠道,農民只管出產後收錢,兩全其美,互利共贏。
  “只要品質好,銷路不是問題。”去年一年,郭正富出菇2000噸,銷售額達到200多萬元,20戶農民受益。今年他準備進一步擴大市場營銷規模,爭取讓更多農戶受益。
  事業在發展,這一年,郭正富的生活也發生著變化。馬年新春,郭正福花7萬元買了一輛小轎車。如今,需要進村入戶指導生產,郭正富就會開上小車,誰家有需要,電話一打,他一會兒就到了。
  “以往去農民家指導蘑菇種植,多是徒步走,浪費很多時間。出差跑市場經常坐班車,很不方便。”郭正富說,買車就是為了指導種植和開拓市場更加方便,創造更多價值。
  今年春天,郭正富還迎娶了自己的另一半。妻子是一名公務員,在縣政府工作。
  在彭陽縣,年輕人大多以當公務員為榮。一段時間,創業青年郭正富娶上公務員成了一段佳話。郭正富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學有所用,乾啥都光榮,妻子也認這個理。
  在郭正富看來,與其擠破頭考公務員,等待遙遙無期的“金飯碗”, 不如扎根土地,踏踏實實幹一番事業。如今,小兩口家庭生活恩愛,郭正富事業發展勢頭好,一家人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
  一年來,郭正福的事業也得到彭陽縣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幫持,科技局、扶貧辦、勞動就業局的幹部經常來創業園,下車間瞭解情況,在技術培訓、貸款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團縣委的團幹部也來了,他們想辦法、出點子,積極幫助郭正富擴展市場。
  “有了政府幫扶的錢和技術,做大做強就有了保障。”郭正富充滿信心。
  創業第一年,大學生創業者郭正富收穫不小。現在,這個彭陽縣年輕的“蘑菇狀元”勁兒更足了,郭正富打算抓品質、創品牌,以品質為支撐,以品牌為重點,創立蘑菇品牌,積極拓展外部市場。同時,他還籌划著在原有銷售渠道基礎上,在銀川、固原等主銷區開直銷店,將銷售渠道掌握在自己手裡,爭取更好的效益,帶動更多農民發家致富。  (原標題:郭正富:“落榜生”成了蘑菇狀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j63rjti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